单分散微球规模化精准制备技术
技术可以精准制备从5纳米到1000微米任意大小的微球、色谱柱、色谱层析填料。(硅胶号:ZL201010567428.6 发明、聚合物号:ZL200710124981.0 发明)
提供齐全的定制规格
粒径范围:300nm到300μm
微球材质:Silica,PS,PS/DVB,PMMA,等
孔径类型:60 Å,80 Å,100 Å,120 Å,200 Å,300 Å,500 Å,750 Å,800 Å,1000Å,无孔
功能键合相:C18,C8,C4,C1,NH2,CN,Butyl,-COOH,ProteinA,Phenyl,Triazole等
大规模生产能力
在苏州工业园区和常熟工业园区建设有生产基地,拥有10个2000L反应釜及相应处理设备,很好的批次重现性,生产基地已通过ISO9001认证。
完备的规范支持文件(RSF)和国际客户认可
每款产品均可提供完整的RegulatorySupport文件,已获国际公司认证并出口到欧美、日、韩等国家
整体柱制备方法是把单体和致孔剂混合液填充到柱子中,经过升温产生聚合反应,在反应过程利用相分离原理形成贯穿孔结构整体柱,由于整个柱子是一个整体,可以保持较高的孔隙率和较高的机械强度。由于整体柱的孔隙率大, 可以减小流动相阻力和路径扩散, 提高可及比表面积及病毒吸附载量,从而提高病毒的分离效率。整体柱层析已被证明是病毒及病毒类大分子比较理想的分离方法。但目前整体柱制备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,因为在整体柱合成过程中,其孔径大小是通过反应过程中相分离来决定的,而相分离容易受到温度,反应速度等影响,因此孔径大小不容易控制,导致柱间批次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差,而且不容易制备能满足生产需求的大尺寸整体柱。这些因素是整体柱不能广泛用于病毒的分离纯化的主要原因。
Protein A 配基
除了基球之外,Protein A 配基也是影响介质性能重要因素,尤其是介质的寿命。GE之所以垄断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市场,主要的是GE拥有耐碱性Protein A 技术,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基因工程改变B domain 不耐碱的3个氨基酸以改善其耐碱性能。纳微通过优化组合不同片段设计出新序列的Protein A 配基,不仅耐碱性好,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并能自主实现大规模生产。纳微独有的耐碱性配基加上具有性能的基球,及优化偶联工艺开发出的Protein A 亲和介质。以下是某单抗项目上UniMab介质载量随使用次数增加的衰减变化表。每个cycle采用0.1M氢l氧化钠CIP,接触时间1小时。连续200个cycle 后DBC10%依然在初始值的75%左右,充分体现了纳微ProteinA介质的良好耐碱性。
苏企10年研发神奇“粉末”,攻克生物制药“卡脖子”难题!
下游分离纯化用层析介质
被列为35项科技“卡脖子”技术之一
今天,看苏州记者
在苏州企业纳微科技公司看到了
经过10年才研发出来的“粉末”。
神奇的“粉末”
用于生物制药中的分离纯化
它,改变了国内微球材料进口垄断局面!
单从外形来看,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纳微科技”)研发的用于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产品就像面粉一样,但在电子显微镜下,才能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。
“这些非常有规则的小球就是微球,肉眼看这些微球不大,其实它的表面积非常大。如果将其摊开来看,每克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。”纳微科技市场总监林海春向看苏州记者介绍。
正是因为微球的表面积大,所以才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,这一特性使得微球对某些物质具有特定的吸附能力,就可以把目标生物活性药l物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。
看苏州记者了解到,生物制药的生产一般可分为上游发酵过程和下游分离纯化过程。一款生物制药经上游发酵后,必须要经过提纯,提取出其中有用的分子,才可以成功面世。
通俗来讲,就是药品的制作并不是单一研发、发酵那么简单,必须要经过提纯,提取出有用的物质,才可以成为一款老百姓可使用的药品。
在过去的十余年里,中国用于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层析介质微球基本依赖进口,不仅价格昂贵且面临着断货威胁。
“该技术材料市场90%都由外国企业所占领,由于行业垄断的缘故,企业每年都会涨价10%。”林海春说。
为了改变国内微球材料进口垄断局面,2007年起,纳微科技走上了一条长达10多年的埋头研发之路。